敬告作者朋友
最近我们发现,有一些假冒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的网站,采用与《麦类作物学报》相似的网页、网址和邮箱发送征稿通知以及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的信息,以骗取钱财。详细情况见【通知公告】栏的“再次提醒作者朋友: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
殷学贵,尚勋武,宋建荣,张莹花,阎秋洁.小麦品种里勃留拉的持久抗条锈性遗传机制[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47
小麦品种里勃留拉的持久抗条锈性遗传机制
Genetic Mechanism of Durable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of Wheat Cultivar Libellula
  修订日期:2005-09-23
DOI:10.7606/j.issn.1009-1041.2006.02.082
中文关键词:  小麦  持久抗条锈性  干尖  遗传机制
英文关键词:Wheat  Durable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Genetic mechanism  Leaf tip necrosis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殷学贵  尚勋武  宋建荣  张莹花  阎秋洁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 [2]河西学院园艺系,甘肃张掖734000 [3]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天水741000
摘要点击次数: 1580
全文下载次数: 2164
中文摘要:
      为了探索小麦品种持久抗条锈病性的遗传机制,对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里勃留拉进行了成株期抗病特点和抗性遗传分析,并对主效基因与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的持久抗病性的鉴定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里勃留拉前期反应型为2~3型,后期转为1~2型,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普遍率低、严重度低、病情指数低、病斑小、病斑扩展速度慢。遗传分析表明,里勃留拉抗性由1对显性和1对隐性共2对互补的主效基因和若干成株期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在杂交转育时要扩大选择群体,在早代进行混合选择,晚代进行单株选择。在成株发病前期,以低普遍率和中抗为标准选择主效基因组合;在发病后期,应以反应型和严重度的降低为标准选择微效基因组合。研究还表明,里勃留拉的干尖性状是由具重复作用的2对隐性基因控制,与抗锈性之间存在相关,但作为抗条锈性辅助选择的形态标记其可靠性较低。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您是第19537313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4417号
技术支持: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